考研政治复习一定要讲究方法,很多同学就是因为忽略它的重要性,加之没有准确掌握复习技巧和方法,要么是耽误了时间,要么是根本没有抓住要点,结果一败涂地。这主要是因为大家误入了考研政治的复习误区,小编总结了以下这几大误区,为即将展开深入复习的各位同学提个醒。
1.误区一:政治复习不必早动手
研究生考试不仅是考知识、考背功,而且是考能力、考状态。能力的提高,是日积月累的过程,临时抱佛脚于事无补;好的状态有一个生物钟周期的调整问题,仓促、急切之间只能适得其反。
此外,即便是记忆,也需要搞清楚人脑和电脑的差异。立马记住、转眼刷新,是电脑的特点;人脑的记忆需要反复,而反复则需要时间。回顾既往的经验,考研同学的真实状况就是一个内容太多、时间太少、根本记不住。所以,所谓记住了又忘掉,只是一个幻觉而已。
正确学习策略:及早动手,夯实基础。
2.误区二:政治理论考试很容易,之后突击一下就行
如果说以前还有两周攻克考研政治的个例,那么,近年来这种情况几乎是不可能的了。考试题目日趋灵活复杂、辅导名师难以押中原题,使得投机取巧、考前突击的做法难以奏效。我们认为考生在战略层面上一定要树立个正确的指导思想,即,绝不能掉以轻心,不要轻信上述不科学的说法。近几年来,考生中因政治理论课达不到单科录取分数线而被淘汰的大有人在。面对这样一个严酷的事实,容不得大意。
3.误区三:政治考试只需要死记硬背
许多考生思想上有误区,以为考研政治靠死记硬背就能考出高分,认为政治复习不过是多花时间去背就行了。实际上,靠死记硬背得高分很难。
通过历年考题分析,考研政治的命题日趋体现出考查方式更加灵活、角度更加多样化、素材更多地来源于现实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实例的趋势。因此,仅仅死记硬背已经不能适应考研政治的考核要求。考生必须系统掌握政治理论,在理解问题的基础上,才会游刃有余地解题,考到理想的分数。
正确学习策略:思考、理解、活学活用,不要机械地想起,不要不理解地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