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教育网合作机构 > 素质训练培训机构 > 心理素质培训机构 >

教育咨询综合全类目频道

欢迎您!
朋友圈

400-850-8622

全国统一学习专线 9:00-21:00

位置:素质训练培训问答 > 心理素质培训问答 > 心理素质指的是什么(心理素质差的表现)

心理素质指的是什么(心理素质差的表现)

日期:2024-05-12     浏览:141    来源:教育咨询综合全类目频道
核心提示:心理和生理是构成自然人健康的两个重要方面,它们相互依附、彼此制约、有机统一、缺一不可。健康的心理可创造美好的生活,是架起友

心理和生理是构成自然人健康的两个重要方面,它们相互依附、彼此制约、有机统一、缺一不可。

健康的心理可创造美好的生活,是架起友谊的桥梁,是发展事业的基石。

健康的心理造就健康的人生。


目标的威力

哈佛*有一个非常*的关于目标对人生影响的跟踪调查。对象是一群智力、学历、环境等条件差不多的年轻人,调查结果发现:

27%的人没有目标;

60%的人目标模糊;

10%的人有清晰但比较短期的目标;

3%的人有清晰且长期的目标。

25年的跟踪研究结果,他们的生活状况及分布现象十分有意思。

那些占3%者,25年来几乎都不曾更改过自己的人生目标。25年来他们都朝着同一方向不懈努力,25年后,他们几乎都成为了社会各界的*成功人士,他们中不乏白手创业者、行业*、社会精英。

那些占10%有清晰短期目标者,大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他们的共同特点是,那些短期目标不断被达成,生活状态稳步上升,成为各行各业的不可或缺的专业人士。如医生、律师、工程师、高级主管,等等。

其中占60%的模糊目标者,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下层面,他们能安稳地生活与工作,但都没有什么特别的成绩。

剩下27%的是那些25年来都没有目标的人群,他们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底层。他们的生活都过得不如意,常常失业,靠社会救济,并且常常都在抱怨他人,抱怨社会,抱怨世界。

(资料来源:李静林,目标的威力。教师博览,2002年第7期)一、素质

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指导思想,已成为我国教育的历史必然选择。

现代的素质概念已成为生理学、心理学、教育学和人口学等*的研究对象,生理学的素质主要指有机体与生俱来的解剖生理特征。

心理学的素质则指有机体天生的某些生理解剖特性,主要指大脑、神经系统和感觉运动系统等的特性;教育学中的素质概念由生理学和心理学而来,一般指人以先天的禀赋为基础,在环境和教育影响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相对稳定的身心的各种特性、品质与能力的总和。

《心理学大词典》所写的素质含义:"一般是指有机体天生具有的某些解剖和生理的特点,主要是神经系统、脑的特征,以及感官和运动的特性,是能力发展的自然前提和基础。"例如,有的人发音和听力较好,有的人神经系统的耐力强,有的人视力好等等。好的先天素质是个体心理发展的生物学前提,但它既不是心理发展的*因素,也不是决定因素。心理发展是素质、环境、教育、文化和个人主观努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二、心理素质

2001年3月16日下发的《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指出:高等学校培养的学生不仅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素质,而且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大力加强*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既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全面发展对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必然要求。它对于提高*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培养*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促进心理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素质的协调发展,提高高等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具有重要作用。

心理素质是指个体在成长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心理机能,是心理品质和心理能力的统一体,它包括人所有的心理活动过程和心理活动结果。或者说,心理素质是以先天的禀赋为基础,在环境的教育、影响下形成并发展起来的稳定的心理品质。心理素质作为一个普遍概念,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外延。就其内涵而言,心理素质所反映的是人在某一时期内的心理倾向和达到的心理发展水平,是人进一步发展和从事活动的心理条件和心理保证。就其外延而言,心理素质包括人们所有的心理活动过程和心理活动结果。

例如,在智力因素方面,主要表现为思维,在观察、注意、想象,记忆的基础上,发挥思维的核心作用。在能力因素方面,主要表现为创造力,在组织能力、定向能力、动手操作能力、适应能力的基础上发挥创造能力的作用,体现一个人的健康心理素质,在非智力因素方面,主要表现为人的动机需要、兴趣爱好、信念理想、气质性格、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合理的信念追求、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等都是人们心理素质的重要内容。在心理现状因素方面,主要表现为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如何自信、自爱、自尊、自律、自强、自立,如何自我评价、自我认识,以达到正确接纳自我;不断取得心理平衡,提高心理承受能力,以达到良好的心理状态。在社会适应因素方面,主要表现为人际交往的能力以及能动地适应社会环境的水平。在此基础上,学习心理、竞争心理、责任心理、角色心理、事业心理都可能有所提高。

三、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

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之间互相作用、互相影响,有着密切的关系,但又有着区别。心理素质往往是指个体单一的知、情、意和个性,是内在的;心理健康则是指个体通过心理素质的整合所表现出来的持续、高效、满意的状态,是外显的。心理素质是一个人的性格品质、心理能力,心理动力、心理健康状况及其行为的水平或质量的综合体现。

心理健康是人的整体健康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不健康的心理因素是身体疾病的原因。如心因性疾病的产生与性格的病态、情绪障碍、心理能力的缺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因而心理健康是人的整体健康水平提高的基础。

一个人要保持心理健康,就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心理素质的好坏要靠外在的心理健康状况来体现,所以,心理健康是以心理素质为前提与基础的,心理健康是心理素质的外在表现形式。此外,心理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和影响一个人对自己、他人和生活的感受,而这种感受又将决定和影响他的心理健康水平。

心理健康教育是健康教育的组成部分,具有心理卫生意义:心理素质教育是个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个体成长发展的重要基础,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其作用是其他教育所不能替代的。

免责声明:本信息由用户发布,本站不承担本信息引起的任何交易及知识产权侵权的法律责任!

本文由 教育咨询综合全类目频道 整理发布。更多培训课程,学习资讯,课程优惠,课程开班,学校地址等学校信息,可以留下你的联系方式,让课程老师跟你详细解答:
咨询电话:400-850-8622

如果本页不是您要找的课程,您也可以百度查找一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