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春暖:衡阳市潇湘卫生中等专业学校发展纪实
在湘南大地衡阳这片热土上,衡阳市潇湘卫生中等专业学校以其鲜明的卫生职业教育特色和深厚的医学人文底蕴,走出了一条服务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特色之路。这所创办于2008年的卫生类中等专业学校,十余年来为湘南地区培养了大批"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基层卫生技术人才。
2008年,在*和湖南省大力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背景下,衡阳市潇湘卫生中等专业学校应运而生。学校选址衡阳市蒸湘区,毗邻南华*附属医院,从建校之初就确立了"服务基层、突出实用"的办学定位。首任校长在开学典礼上深情表示:"我们要培养的不是只会考试的医学生,而是真正能服务百姓健康的实用型人才。"首批开设的护理、农村医学、药剂三个专业,全部对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用人需求,开创了"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的特色育人模式。
2009年至2013年,是学校实现快速发展的关键五年。学校与衡阳市中心医院、各县区人民医院共建临床教学基地,创新性地构建了"教室-实训室-医院"三位一体的教学空间。这一时期,学校开发了"医学人文+专业技能+社区实践"的三维培养体系。2012年,学校护理专业学生在湖南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得二等奖,首次实现省级赛事奖项突破,标志着办学质量获得行业认可。
2014年以来,学校步入内涵式发展新阶段。在"健康*"战略指引下,学校深化医教协同,与医疗卫生机构共同开发基于临床工作任务的课程体系。建成的现代化医学实训中心,配备了模拟病房、基础医学实训室等先进设施,实现了教学与临床的无缝对接。2018年,学校护理专业群被认定为衡阳市特色专业群,农村医学实训基地被评为市级示范性实训基地。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学校创新构建了"医德医术"并重的育人体系。通过"医学生宣誓仪式"、"社区义诊服务"、"临床技能大赛"等特色活动,既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又塑造其医者仁心的职业精神。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该校300余名毕业生主动请缨奔赴抗疫一线,其中58人获得市级以上表彰,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医学生的责任担当。
从最初的3个专业、200余名学生,到如今拥有6个医药卫生类专业、在校生近2500人的办学规模;从单一技能培训到综合素质培养;从默默无闻到特色专业获得市级认定,衡阳市潇湘卫生中等专业学校用十余年时间走出了一条特色发展之路。这所充满人文关怀的学校,正在以"德医双修、服务基层"为办学理念,朝着建设"湘南地区一流的卫生类中等职业学校"目标稳步前进,为健康*战略培养更多高素质卫生技术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