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医推拿12种常用手法项目比较火,很多人咨询,下面中医小儿推拿有哪些常见手法?,中医推拿12种常用手法,中医推拿初学者分享--临床实用几种推拿理筋手法,中医推拿包含那些手法呢?,中医推拿常用手法,你了解几种呢?,中医推拿常用的手法都有哪些?,中医推拿手法24式,中医推拿按摩手法??就是相关的详细讲解
1.中医小儿推拿有哪些常见手法?
【推法】(直推;分推;旋推) 推法为小儿按摩常用手法之一。分直推、分推、旋推三种。有旋推为补,直推为清为泻(向指根方向);往上推为清,往下推为补等说法。 1.直推法 以拇指端外侧缘或指面,或食、中二指指腹,或以掌根在穴位或一定部位上作直线向前推动。 2.分推法 用双姆指指面,自穴位向两旁分向推动 3.旋推法 用拇指指面在穴位或一定部位上作频频旋转推动。 【运法】 用拇指或食、中、无名指面在穴位或一定部位上,由此往彼作弧形或环形运转。此法有顺运为泻,逆运为补,左运汗,右运凉及左转止吐,右转止泻等说法。 【揉法】(指揉法;掌揉法;鱼际揉法) 1.指揉法 用拇指或食指端,或用食、中、无名指端着力,紧紧吸附在穴位上并作回环揉动,称指揉法。 2.掌揉法 用掌根大、小鱼际部着力在穴位上回环旋转揉动,称掌揉法。 3.鱼际揉法 仅用大鱼际部着力,在其穴位上回环频频揉动,称鱼际揉法。 【按法】 用拇指腹或掌根在一定部位或穴位上逐渐用力向下按压,称按法。操作时常与揉法结合而用,称按揉。 【摩法】 摩法是小儿按摩常用手法之一。分指摩法、掌摩法和旋摩法三种。有顺摩为补,逆摩为泻;掌摩为补,指摩为泻;缓摩为补,急摩为泻等说法。 1.指摩法 食、中、无名等三指腹在穴位或一定部位上作连续的回旋抚摩,称指摩。 2.掌摩法 用掌心在穴位或一定部位上作回旋抚摩,称掌摩。 3.旋摩法 用双手全掌指面着力,自患儿下腹部开始沿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的解剖方向,两手一前一后作交替旋转运摩,称旋摩法。 【掐法】 掐法为小儿按摩常用手法之一。用拇指甲用力掐入穴内以不掐破皮肤为宜。 【拿法】 拿法是小儿按摩常用手法之一。用拇指指端和食中二指指端,或用拇指指端与其余四指指端相对用力提捏筋腱。后者又称五指拿。 【捏法】 捏法正位手势 捏法为小儿按摩常用手法。分捏脊法和挤捏法两种。 1.捏脊法 用双手拇指和食指作捏物状手形,自腰骶开始,沿脊柱交替向前捏捻皮肤;每向前捏捻三下,用力向上提一下,至大椎为止,然后以食指中指无名指端沿着脊柱两侧向下梳抹;每提捻一遍随后梳抹一遍。在操作时,所提皮肤多少和用力大小要适当,而且要直线向前,不可歪斜。 2. 挤捏法 用双手拇指与食、中、无名指指端自穴位或部位周围向中央用力挤捏,使局部皮肤红润和充血为止。 【搓法】 用双手掌心相对用力,挟住一定部位,然后双手交替或同时用力快速搓动,并同时作上下往返的移动,称为搓法。 【擦法】 用拇指外侧缘或用食、中、无名指面在体表一定部位或穴位上来回摩擦。擦法又分指擦、掌擦和鱼际擦三种。 【抹法】 用单手或双手拇指面紧贴皮肤,作上下或左右往返移动,移为抹法。 【捻法】 用拇指、食指面,捏住一定部位,作对称的用力捻动,称为捻法。
2.中医推拿12种常用手法
1.推法 用手指或手掌着力于患者的某一部位,进行单方向的直线推动。该手法适用于头面、四肢、胸腹部,具有疏风散寒、活血化瘀、理气止痛、舒筋通络的功能。2.拿法 将我们的大拇指和其他四根指头中任意一根或者几根相对,提拿我们身体某一个部位或者穴位,一拿一放进行交替,这个手法适用于颈项、肩背和四肢。它有开窍醒神、祛风散寒、舒筋通络等功能。3.按法 用指腹或手掌着力于身体的某一部位或穴位,向下压之,并在该处保持一定的压力停留片刻,随之稍加揉动。本法常与揉法配合使用。指按法适用于全身各处的穴位;掌按法适用于背腰和四肢。具有通经活络、缓解痉挛、调理关节的功能。4.摩法 以手掌附着于人体的某一部位,在其上作环形移动抚摩。多用于腹部,也可用于身体各部位的跌打肿痛较剧者,具有缓止痛、调和气血、和中理气、消积导滞的功效。5.擦法 以掌根大鱼际或小鱼际着力,在病人较长的一段体表上作快速的来回摩擦。多配以推拿介质,如 红花油、葱姜水等。该法具有振奋阳气,温通经络、行气活血、化瘀散结、祛风散寒、理筋止疼、健脾和胃的功效。6.揉法 我们用手指、鱼际、掌根以及手掌在身体中的某一个部位或者穴位做轻揉和缓的旋转揉动。这种手法比较适合头面、胸腹、四肢,它能够起到疏通经络、消肿散结、化瘀止痛、调中和胃的作用。7.搓法 以两手掌夹住病人的肢体,相对用力作快速的搓揉,在搓动的过程中,作上下的往返移动。该法具有调和气血、舒筋通络的作用。多用于四肢,常作为推拿的结束手法。8.摇法 医者一手抓住患者肢体的远端,另一手扶住被摇的关节(肩关节、腕关节、髋关节),以该关节为支点,作肢体*范围的环形往复摇动。具有滑利关节、松解粘连、恢复关节功能的作用。多用于半身不遂、肢体麻木以及肩周炎等。9.捻法 以拇指与食指、中指或食中指相对,捏住患者的手指或脚趾,作搓揉的动作。具有理筋通络、滑利关节的功效,多用于半身不遂、颈椎病,以及指端麻木疼痛等症。10.点法 以指端、指间关节或肘部按压在患者的某一部位或穴位上,逐渐用力下压。常用于脘腹部、背腰部和四肢。具有温通经络、调理脏腑、活血止痛的功效。适用于肚腹疼痛、四肢疼痛等症。11.抖法 以双手握住病人肢体的远端,用力作快速、连续、小幅度的上下颤动。具有通经络、理筋骨、利关节的作用。常作为推拿的结束手法使用。12.拍法 以手五指微曲,形成空心虚掌,稍用力在病人的患处作拍打动作。常用于颈肩、腰背、四肢。具有疏理气机、活血通络的功能。
3.中医推拿初学者分享--临床实用几种推拿理筋手法
推拿手法的关键在于手摸心会而不在于外在的繁杂形式,清代医家吴谦在《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手法总论》中论述到:“盖一身之骨体,既非一致,而十二经筋之罗列序属,又各不同,故必素知其体相,识其部位,一旦临证,机触于外,巧生于内,手随心转,法从手出。”手法不需要过于繁杂的医学理论,主要是在练筋推手的基础上多跟师傅学习,实际操作没有想象中那么难。现整理实际操作中会用到的7种推拿理筋手法,方便大家更好的理解手法之作用,在调理中事半功倍。一、拿筋手法拿筋手法是用拇指与食、中指相对,捏住某一部位或穴位,逐渐用力内收,并做持续的揉捏动作,这个方法的动作要领在于,腕部要放松灵活,指面用力,揉捏动作要连绵不断,用力由轻到重,再由重到轻。它的刺激性较强,可用于颈肩部和四肢部经筋筋结点和穴位,治疗头痛、脖子僵直、肌肉酸痛等症,具有疏通经络、镇静止痛、开窍提神的作用。比如,用拿法处理完风池穴及脖子两侧,能使毛孔竖起,有发散解表作用,拿肩井穴能通调周身气血等。实际应用时,实施拿法后,常辅以揉摩手法,来缓和刺激。拿筋手法操作:1.拿法:以拇指与食、中指相对,捏着某一部位筋肉,作有节律的揉捏或拿拨动作。2.捏法:用拇指与食、中指相对,提捏某一部位筋肉,用力较轻,动作和缓3.弹筋:用拇指与食。中指相对,用力提托某一部位筋肉,然后迅速放开,使其弹回。4.拧法:用屈曲的食、中指张开钳夹患处皮肤,一张一放,直到被拧的皮肤出现红紫色为主。5.捻法:用拇、食指相对捏住患部筋肉,稍用力作快速搓捻动作。二、滚筋手法滚法主要是指用手背近小指侧部分或小指、无名指、中指的掌指关节突起部分,附着于一定的部位上,通过我们腕关节屈伸外旋的连续往返活动,使产生的力量轻重交替、持续不断地作用于治疗部位。其动作要领在于肩臂不要过分紧张,肘关节屈曲120°~140°角,手腕要尽量放松,滚动时掌背要紧贴身体,不能跳动或摩擦,压力尽量均匀,动作协调而有节奏,不能忽快忽慢或时轻时重。滚法最难的是,回来时能够压住,一般大夫也懂得这一点,但很难做到,因为很累。但如果站桩推手功法深厚的话,光靠放松就自然松沉了,回来自然就压住了。这种方法接触面较广,压力较大,适用于肩背腰臀部及四肢等肌肉较为丰厚的部位。滚筋手法操作:1、擦法:用手掌尺侧缘或掌指关节突起部附着患部,通过腕关节内外旋动作,作连续来回滚动。2、滚法:以食、中、环、小四指近侧指间关节背侧突起部附着患部,通过腕关节屈伸动作作连续前后滚动。滚法主要用于放松保健,对于肢体的瘫痪、麻木、疼痛、运动功能障碍等疾病也可以采用此法,具有舒筋活血,滑利关节,缓解经筋痉挛,促进血液循环及消除肌肉疲劳等作用。一般说来,手法宜轻柔,以患者舒适为标准。中医骨伤界流传一句话叫做“筋喜柔不喜刚”,理筋手法要用柔和之力,柔缓渗透,力度适中。不可用刚猛粗暴之力,否则会损伤经筋。我们没必要拘泥于花样繁多的手法,只选自己用着最顺手的,几个手法运用纯熟,便可解决许多问题,俗话说“一招鲜,吃遍天”,就是这个意思。手法在具体应用的时候,大家应该根据自己的爱好、擅长以及患者疾病的耐受程度,而采用相应的手法。
4.中医推拿包含那些手法呢?
1、推法:用拇指或掌根着力于一定部位,做前后左右上下推动,一般用单手拇指推或双拳推进。 2、按法:双手相搭,轻力按住局部(有时也可单手按),此法作用于表皮层。 3、揉法:用手掌或掌根、手指、掌背、肘部、双手按住局部,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揉动。 4、拿法:单手或双手固定不动为拿,作用于肌肉群,渗透力深,如小腿部常用此法。 5、摩法:用手掌面,附着局部,向横斜方向移动,调整力度,可作用于皮肤,肌肉层。 6、戳法:用双指尖端触击局部,食指、中指并拢,中指微屈,使两指尖端平齐,力度均匀,作用于深层肌肉。。 7、点法:用一指或肘尖部持续用力,作用于经络或穴位上,并可传导到脏腑。。 8、捏法,用单手或双手,拇指小食指、中指,无名指张成鸭嘴状,用力捏合局部并沿上下方向移动,作用于肌肉,肌腱。。 9、归法。双手合抱患处,用拇、食指向里挤推。此法多用于腕、踝等关节有错缝时,其有使其复位的作用。。 10、拔法。单手或双手握肢端或踝、上下肢,持续牵拔。。 11、捋法,一手固定患肢,一手掌面接触局部,按紧并沿肌内方向捋移。。 12、挤法:多与归法合用,双手拇指向同一点挤压。。 13、分法:两手合抱患处,两拇指向外分开。多用于头部治疗。。 14、顺法:食、拇指翘起,用掌根沿其经络循行的方向推移,作用于深层肌肉。。 15、振法:五指分开,用掌根部,猛击局部并迅速抬手,力量向四处传导分散。。 16、颤法:用三指并拢,先触及局部,然后上下颤动,不离开局部,使力量向深部分散。。 17、合法:两手合抱患处,两拇指向内合并,常常是推合、挤合法联用。。 18、摇法:单手或双手扶按局部,或握住局部来回摇动。。 19、抖法:单手握住患肢沿单一方向,突然抖动,使力量传递到远端,抖动幅度可大可小。。 20、压法:手法同按法,力度有所不同,轻者为按,重者为压,再重者为迫,力度可达深部。。 21、挺法,用手托住局部,并以此为支点,在其远端(力点)向反方向用力,间接发挥支挺的力量。 22、提法:用双手托住头部,用力向上提或捏住局部向上挺捏。。 23、托法:用手掌托住局部,向单一方向移动,此法多用于关节部位。。 24、屈法:多用于关节强直,稳力使之弯曲。。
5.中医推拿常用手法,你了解几种呢?
从以前了解中医开始,慢慢发觉中医真的是很神奇的,不管是推拿,还是针灸,都能很好地帮助我们去调理身体健康。中医推拿是讲究手法的,对于中医推拿的手法,你了解多少呢?今天就来给大家介绍几种,认真看哦!1.推法 用手指或手掌着力于患者的某一部位,进行单方向的直线推动。该手法适用于头面、四肢、胸腹部,具有疏风散寒、顺气止痛、舒筋通络的功能。2.拿法 将我们的大拇指和其他四根指头中任意一根或者几根相对,提拿我们身体某一个部位或者穴位,一拿一放进行交替,这个手法适用于预项、肩背和四肢。它有开窍醒神、祛风散寒、舒筋通络等功能。3.按法 用指腹或手掌着力于身体的某一部位或穴位,向下压之,并在该处保持一定的压力停留片刻,随之稍加揉动。本法常与揉法配合使用。指按法适用于全身各处的穴位;掌按法适用于背腰和四肢。具有通经活络、缓解控李、调理关节的功能。4.摩法 以手掌附着于人体的某一部位,在其上作环形移动抚摩。多用于腹部,也可用于身体各部位的跌打肿痛较剧者,具有缓止痛、调和气血、和中顺气、消积导滞的功效。5.擦法 以掌根大鱼际或小鱼际着力,在病人较长的一段体表上作快速的来回摩擦。多配以推拿介质,如红花油、葱姜水等。该法具有振奋阳气,温通经络、化瘀散结、祛风散寒、理筋止疼、健脾和胃的功效。1/26.揉法 我们用手指、鱼际、掌根以及手掌在身体中的某一个部位或者穴位做轻揉和缓的旋转揉动。这种手法比较适合头面、胸腹、四肢,它能够起到疏通经络、消肿散结、化癖止痛、调中和胃的作用7.搓法 以两手掌夹住病人的肢体,相对用力作快速的搓揉,在搓动的过程中,作上下的往返移动。该法具有调和气血、舒筋通络的作用。多用于四肢,常作为推拿的结束手法。8.摇法 医者一手抓住患者肢体的远端,另一手扶住被摇的关节(肩关节、腕关节、髓关节),以该关节为支点,作肢体大范围的环形往复摇动。具有滑利关节、松解粘连、恢复关节功能的作用。多用于半身不遂、肢体麻木以及肩周炎等。其实中医推拿手法远远不止这八种,中医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有很多东西都是还有待发掘的,就像,世界那么大,我们只能看到我们能看到的,我们看不到的地方,有很多东西都是很神奇的!中医也是一样,博大精深!
6.中医推拿常用的手法都有哪些?
推拿学运用手、指的技巧,在人体皮肤、肌肉组织上连续动作来治病,这种方法,叫作按摩疗法。按摩的优点很多,操作简便,经济实用,有时还可代替药物。由于按摩有利于循环系统和新陈代谢,对于一般慢性病或身体过度虚弱的患者,是比较安全可靠的。 按摩疗法,大致有如下两种:一种是主动按摩,又叫自我按摩,是自己按摩自己的一种保健方法。另一种是被动按摩,是由医生掌握用于患者的医疗法,按摩手法,并不一致,但归纳起来,常用手法可选如下八种:按、摩、推、拿、揉、捏、颤、打等法,常常是几种手法相互配合进行的。 (1)按法:利用指尖或指掌,在患者身体适当部位,有节奏地一起一落按下,叫作按法。通常使用的,有单手按法、双手按法。临床上,在两肋下或腹部,通常应用于背部或肌肉丰厚的地方。 (2)摩法:用手指或手掌在患者身体的适当部位,给以柔软的抚摩,叫作摩法。摩法多配合按法和推法,有常用于上肢和肩端的单手摩法,和常用于胸部的双手摩法。 (3)推法:在前用力推动叫推法。临床常用的,有单手或双手两种推摩方法。推摩的手法是多样的。把两手集中在一起,使拇指对拇指,食指对食指,两手集中一起往前推动,叫作双手集中推摩法,这种方法,是推摩法中最得手的一种手法。 (4)拿法:用手把适当部位的皮肤,稍微用力拿起来,叫作拿法。临床常用的有在腿部或肌肉丰厚处的单手拿法。 (5)揉法:用手贴着患者皮肤,作轻微的旋转活动的揉拿,叫作揉法。揉法分单手揉和双手揉。象太阳穴等面积小的地方,可用手指揉法,对于背部面积大的部位,可用手掌揉法等。 (6)捏法:在适当部位,利用手指把皮肤和肌肉从骨面上捏起来,叫做捏法。捏法则着重在手指上。拿法用力要重些,捏法用力要轻些,捏法是按摩中常用的基本手法,由于捏法轻微挤压肌肉的结果,能使皮肤、肌腱活动能力加强,能改善血液和淋巴循环。 (7)颤法:是一种振颤而抖动的按摩手法。动作要迅速而短促、均匀为合适。要求每秒钟颤动10次左右为宜,也就是一分钟达到600次左右为宜。将大拇指垂直地点在患者痛点,全腕用力颤动,带动拇指产生震颤性的抖动,叫单指颤动法。 推拿的保健作用: (1)疏通经络。《黄帝内经》里说:“经络不通;病生于不仁,治之以按摩”,说明按摩有疏通经络的作用。如按揉足三里,推脾经可增加消化液的分泌功能等,从现代医学角度来看,按摩主要是通过刺激末梢神经,促进血液、淋巴循环及组织间的代谢过程,以协调各组织、器官间的功能,使机能的新陈代谢水平有所提高。 (2)调和气血。明代养生家罗洪在《万寿仙书》里说:“按摩法能疏通毛窍,能运旋荣卫”。这里的运旋荣卫,就是调和气血之意。因为按摩就是以柔软、轻和之力,循经络、按穴位,施术于人体,通过经络的传导来调 节全身,借以调和营卫气血,增强机体健康。现代医学认为,推拿手法的机械刺激,通过将机械能转化为热能的综合作用,以提高局部组织的温度,促使毛细血管扩张,改善血液和淋巴循环,使血液粘滞性减低,降低周围血管阻力,减轻心脏负担,故可防治心血管疾病。 (3)提高机体免疫能力。如小儿痢疾,经推拿时症状减轻或消失;小儿肺部有干湿性罗音时,按揉小横纹。掌心横纹有效。有人曾在同龄组儿童中并列对照组进行保健推拿,经推拿的儿童组,发病率下降,身高、体重、食欲等皆高于对照组。以上临床实践及其他动物实验皆证明,推拿按摩具有抗炎、退热、提高免疫力的作用,可增强人体的抗病能力。
7.中医推拿手法24式
一指禅推法用拇指指端、指面或偏锋(拇指桡侧面)着力于经络、穴位或治疗部位上,肩肘关节及上肢肌肉放松,通过腕部的连续摆动和拇指关节的屈伸活动,使产生的力持续作用于经络、穴位或治疗部位上,称为一指禅推法点法以指端或肘尖或屈指骨突部,着力于治疗部位或穴位上,按而压之,戳而点之,称为点法摩法用手掌掌面或食指、中指、无名指三指相并,指面附着于穴位或部位上,腕关节做主动环形有节律的抚摩运动,称为摩法抹法用拇指指面或手掌面紧贴于皮肤,略用力,做上下、左右往返运动或单方向移动,称为抹法振法以指或掌吸附于治疗部位,做频率密集的快速振颤动作的手法,称为振法揉法用手指指面、掌根和手掌大鱼际着力吸定于治疗部位或穴位上,做轻柔缓和的环旋运动,并带动该处的皮下组织一起揉动的方法,称为揉法按法用拇指指面或掌面按压一定的部位或穴位,逐渐用力深压,按而留之,称为按法掐法用拇指指甲切取一定的部位或穴位,用力按压,称为掐法拍法用虚掌平稳而有节奏地拍打治疗部位的手法,称为拍法弹法用手指弹打治疗部位或穴位的手法,称为弹法推法用拇指、手掌、拳面以及肘尖紧贴治疗部位,运动适当的压力,进行单方向直线移动的手法,称为推法擦法用手掌掌面、小鱼际或大鱼际贴附于治疗部位,稍用力向下按压,上臂摆动,带动前臂以及手掌做均匀的往返摩擦移动,使治疗部位产生一定的热量,称为擦法拿法用拇指和食物、中指两指或用拇指和其他四指对称用力,提拿一定的部位,进行一紧一松的拿捏,称为拿法击法以拳、掌、指或桑枝棒击打体表的方法,称为击法㨰法用第五掌指关节北侧吸附于治疗部位上,以腕关节的屈伸动作与前臂的旋转运动相结合,使小鱼际与手背在治疗部位上做持续不断来回滚动的手法,称为㨰法弹拨法拇指伸直,其余四指微屈分开,依附于附近肢体,拇指端为着力点向下按压至一定的部位,做与肌纤维方向垂直的弹拔运动,称为弹拔法搓法用双手掌面夹住一定的治疗部位,相对用力快速搓揉的同时上下往返移动,称为搓法捏法用拇指或食指或其他手指对称夹住治疗部位的皮肤,相对用力挤捏并逐渐移动,称为捏法捻法用拇指指面与食指指面或食指桡侧面夹住治疗部位,做对称的快速捻搓动作,称为捻法拔伸法一手固定关节一端,另一手做对抗性用力,或以自身体重固定一点,两手握住关节远端,徐徐用力,使关节伸展、扭转,达到整复错缝的作用,称为拔伸法摇法以患肢关节为轴心,使肢体做被动环转活动的手法,称为摇法抖法用单手或双手握住患肢无端,微微用力做连续的、小幅度的、频率较快的上下颤动的手法,称为抖法背法将患者反背起后进行一系列技巧动作以治疗脊柱病变的一种手法,称为背法扳法用双手向同一方向或相反方向用力,使关节伸展、屈曲或旋转的一类手法,称为扳法
8.中医推拿按摩手法
朋友你好!中医推拿按摩手法较多:推法、搽法、揉法、搓法、梳法、捻法、运法、滚法、点法、压法、捏法、掐法、揪法、分法、合法、振法、颤法、拍法、劈法、击法、扯法、提法、抖法、晃法、屈法、挺法、捋法、摇法、拔法、背法等。不同的疾病,不同的性别,不同的年龄,不同的场合等,会采取不同的手法,达到治病救人的目的!从而达到按摩所起的作用,即:平衡阴阳,调理脏腑;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扶正祛邪,增强免疫功能;强筋壮骨,通利关节;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祝你身体安康,一切顺利!
看了以上有关中医推拿12种常用手法的讲解,如果还有什么疑问可以来电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