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破谈判僵局
怎样才能打破这种僵局,使交谈得以顺利进行呢?这就需要有一方能够宽容大度地站出来,用自己的智慧来征服对方了。
人们在工作、生活的交谈中,常常会出现言语“顶牛”的现象,一言不合,你不退,我不让,形成僵局,怎样打破这种僵局,使交谈达到预期的效果呢?
(1)说服对方
交谈双方由于观点分歧、认识差异、利益矛盾等原因,出现僵局,打破这种僵局的首要办法就是说服对方。一方把加一方说服了,扫除了横亘在彼此之间的思想障碍,交谈就可以顺畅地进行了。
某县水利局李局长一行到小蛮河检查防讯工作,发现水库的黏土大坝年久老化,新打的防洪木桩有少数不牢靠,存在较大隐患。李局长找水库管理所赵所长谈话:
事局长:“小赵,你的防洪木桩有的用手都摇得动,能防大风大浪吗?”
赵所长:“只有极少数木桩不够牢靠,无关大局。这密密麻麻的两排木桩发挥整体效应,什么风浪都搞得住。”
李局长:“小赵呀,欧洲古代有个故事,说的是一位将军的坐骑,它马掌上掉了一颗钉子,将军觉得是小事一桩,不以为意,谁料钉子掉了,导致马掌脱落;马掌脱落,导致坐骑阵前失落,导致坐骑阵前失蹄,坐骑失蹄,导致将军战死;将军战融会贯通,导致战役失败;一场关键的战役失败,导致帝国灭亡。这就是钉子效应。我国古代也留下了‘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教训,细节能决定成败啊。”
赵所长:“局长,我明白了......”
李局长和赵所长的谈话出现僵局时,双方都企图说服对方。赵所长的“整体效应”没有说服力。李局长用“钉子效应”,说明万万不能轻视细节,对人民的生命财产负责,必须从细节做起,教育小赵认识了“千里这堤,溃于蚁穴”的道理,成功地打破了僵局。
(2)转移焦点
交谈中,双方发生“顶牛”现象,三言两语又说不服对方,这时可以设法转移对方的心理焦点,缓和气氛,加辟蹊径,巧妙地打破僵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