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教育网合作机构 > 佛山保健培训机构 > 佛山针灸培训机构 >

八角藤机构

欢迎您!
朋友圈

17724781736

全国统一学习专线 9:00-21:00

位置:佛山保健培训资讯 > 佛山针灸培训资讯 > 中医针灸师证书的用途(中医针灸芒针疗法)

中医针灸师证书的用途(中医针灸芒针疗法)

日期:2022-06-06 00:44:26     浏览:298    来源:八角藤机构
核心提示:持有中医针灸师*证书的用途主要有三,下面小编介绍是那三种作用和中医的芒针疗法。中医针灸师*证书的用途:1、可以在保健类企业工

持有中医针灸师*证书的用途主要有三,下面小编介绍是那三种作用和中医的芒针疗法。

中医针灸师*证书的用途:

1、可以在保健类企业工作。本证书是属于技术工人性质的证书,但实用性还是比较强的,适合短线取证就业,但不可以在医疗单位从事针灸工作。如:安利*、哈药集团、东阿阿胶等。

2、工商注册。即使用本证件开一家小公司,但不可以开诊所类的,只能开按摩店、保健类,或是开设针灸减肥等项目。

3、在家人、动物身上进行实验。本证件是对你针灸技能的一个说明,平时可以用在动物身上,对动物进行针灸。也可以在自己家人朋友身上练手,但是要注意*好在专业医护人员的指引下进行练手,以防伤害无关人员。

中医针灸芒针疗法

芒针是一种特制的长针,用较细而富有弹性的不锈钢丝制成,因形状细长发麦芒,故称为芒针。

芒针是由古代九针之一的"长针"发展而来。常用芒针的长度为寸,也有长度在一尺以上的。芒针操作手法较为复杂,应用前必须练习基本功,掌握人体穴位深部解剖知识。同时,必须严格注意手法操作,做到胆大心细,切勿轻率疏忽。

中医针灸芒针针具

芒针的结构可分为以下四个部分:

针尖(针芒):针的前端锋锐部分,应圆利,不宜太锐。

针身:针尖和针柄之间。芒针的长短、粗细的不同规格,主要指针身而言。针身应圆滑、粗细均匀。

针根:针身与针柄交界的地方。此处要牢固、以防脱落。

针柄:在针身之后,一般用铜丝或银丝绕成,呈圆筒状。

临床应用时,一般以5.0寸、6.0寸、8.0寸长和26号、28号粗细的芒针用途较多,8.0寸以上的芒针,一般临床应用较少。

芒针针刺方法

芒针的各种刺法及补泻手法,都是由针刺基本手法演变而来。主要可分为五种。

1、进针:进针时要避免疼痛,尽量达到无痛进针。临床施术时,一方面要分散患者的注意力,使其消除对针刺治疗的恐惧心理,另一方面,要注意针具是否合格,指力是否有力和运用的适当。进针时先取好穴位,局部皮肤消毒后,刺手执针,使针尖抵触穴位,然后押手配合,利用指力和腕力,压捻结合,迅速刺过表皮。穿皮时手法动作要敏捷,以减轻病人痛感。捻转宜轻巧,幅度不宜过大。*好在180度-360度之间为宜。

2、出针:在针刺施术完毕后,应把针退出。方法是缓缓退向皮肤表面,再轻轻抽出,以免出血或疼痛。如出针后发生血液从针孔迅速溢出或喷射者,为针尖刺破小动脉所致,此时不论补法或泻法,均应以干棉球立即按压出血处,静止片刻,直到血液停止溢出为止。

3、捻转:当进针达到一定深度后,可以施行捻转手法。在针体进出过程中,始终使针处于捻转之下的转动状态。在捻转时务必轻捻缓进,左右交替;以拇指对食、中两指的前后捻转为主,不能只向单一方向捻转。如果不是这样,针身易缠绕肌肉纤维,增加患者疼痛。捻转还有另一种含意,就是在刺入一定深度后,捻转的动作按一定的规律结合轻重、快慢的不同要求,可以起到一定的补泻作用。

4、辅助手法:所谓芒针的辅助手法,是在针刺到一定深度时,为达到应有针感而采用的辅助手法。这主要靠押手的动作,以及刺手的灵巧配合。方法时押手食指轻轻向下循按针身,如雀啄之状;同时,刺手略呈放射状变换针刺方向,以扩大针感。

5、变换针刺方向刺法:比如刺太阳穴,直刺仅能刺入一寸许,为了深刺以治疗疾病,则在刺入0.5-0.6寸深时变为斜刺,这时就要靠押手的准确动作来改变针刺的角度与方向,以达到针刺目的。这种刺法要根据穴位的不同解剖特点,响应地改变押手所掌握的针刺角度,以使针尖沿着变换的方向,顺利深入。如天突穴,面部透穴等均应采用变向刺法。

针刺穴位的顺序是自上而下,若一个患者须采用三种体位时,先针背部,再针侧部,后针腹部。即先请患者俯卧,再侧卧,*后取仰卧位。有人治疗小儿麻痹症、脑炎后遗症等沿背部督脉经自下而上进行皮下透刺。*针由长强穴透至命门穴;第二针由命门穴透至至阳穴;第三针由至阳穴透至大椎穴。

对初诊惧针的患者,可先针刺其不易看到的穴位,如腰部或臀部的穴位,以避免患者紧张。此外,在特殊情况下,应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周密考虑,然后再决定如何操作。总之,以减轻患者痛苦,免除其紧张,而又便于施术操作为主。

医者的态度在芒针针刺操作中更为重要,施术过程中,务必十分专心,审慎从事,持针必须运用好指力。在操作过程中要集中精力,注意针刺手法是否恰当,针刺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使患者能和医生合作,配合治疗。医者必须认真负责,胆大心细,注意力要集中在手法操作上。同时要及时注意在治疗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问题,以防止晕针和其他事故。

如果本页不是您要找的课程,您也可以百度查找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