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技术革新提升保障力,是南京军区联勤部某维修站坚持了十几年的做法。目前,该维修站的5名干部每人至少具有一项科研成果,这些成果在搬运机械维修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电瓶叉车是后方仓库的常用机械,使用过去的空车统一放电方法对电瓶进行放电,不仅费时费电还达不到放电要求,影响了连续作业能力。维修站站长沈炎林带领攻关小组边实验边论证,研制出了电瓶放电器,这种放电器可根据电瓶实际情况调整电流大小,达到了快速高效放电的目的。他们还对充电方案进行改进,摸索出了“机电分离”、“分时分段充电”和“定时注水注液”等方法,使充电时间由原来的12小时缩短到8小时,大大延长了电瓶使用寿命。此项革新,不仅减少了后方仓库机械化作业间歇时间,作业成本也得到了有效降低。
后方仓库传统的物资收发靠叉车装卸和卡车运输,工作效率低。维修站几名技术人员通过查阅大量资料和设计论证,将自制的小铁轨从库房直接铺设到了火车站台,把牵引车改装成物流系统动力车头,基本结束了卡车运输的历史,不但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也保障了弹药武器等物资运输过程中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