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育儿智慧,补脾阳,孩子能吃点什么呢?
孩子容易脾虚,
要吃什么调理呢?
除非出现了病症,
不然一般不建议进行药物调理,
因为药物的偏性比较大,
不适合长期用,
特别是孩子稚阴稚阳的身体,
用药更不宜久用。
孩子脾虚,从日常饮食、生活作息调理开始,还是比较靠谱的,因为食物的偏性比较小,可以细水长流慢慢养,通过食物的偏性慢慢纠正身体的偏性。
同样孩子吃不对,刚开始没有什么感觉,一两年后就发现体质就变化了,比如经常吃冰的孩子,体质不是极冷就是极燥,非常极端。同样孩子吃对了,刚开始也没有什么变化,积累几年后,会发现慢慢变化了。
脾虚分为脾阳虚和脾阴虚。我们日常经常说到的山药,更侧重于补脾阴。脾阴虚:肌肉消瘦,倦怠乏力、唇干舌燥、口渴欲饮、大便秘结、舌质红,脾阴虚的宝宝,脾血消耗,脾气大。对于脾阴不足的小朋友来说,确实是滋养好食材,对于脾阳不足的小朋友来说,就不是好的选择。
脾阳虚的小朋友,就好像电池的电力不足,相比其它孩子能量比较不足,不爱说话,舌质比较淡,舌苔比较白,有些孩子舌苔胖大,还有齿印;大便不成形,或者大便容易黏,嘴唇的颜色比较淡,不鲜红;下眼袋比较大,但是不发红,颜色是淡的;容易怕冷,手脚冰冷。
脾阳关乎气血的化生,也关乎水湿的运化。脾阳不足,水湿得不到有效运化,则导致人发胖,所以看到有些孩子胖墩墩的,肌肉不结实,一般是脾阳虚后,变成的痰湿体质,并非壮缘故。
补脾阳,我们常见的食材就是——南瓜,《本草纲目》:"甘温,无毒,补中益气。"具有较好的补脾阳之功,若是烹调不当,自然会影响南瓜滋补脾胃的功效,只有食之得法才能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