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教育网合作机构>

珠海设计培训网

欢迎您!
朋友圈

400-850-8622

全国统一学习专线 9:00-21:00

位置:学校资讯 > 网络扩张冲击传统平媒

网络扩张冲击传统平媒

日期:2010-08-14 20:46:08     浏览:238    来源:珠海设计培训网
由于经营亏损,创刊77年的美国《新闻周刊》被迫易主。《华盛顿邮报》8月2日宣布,以1美元将《新闻周刊》出售给美国哈曼国际工业集团创始人、91岁的音响大亨西德尼・哈曼,预计收购交易将于8月底至9月初完成。

  近年来,网络媒体的飞速发展使报纸、杂志等传统平面媒体受到猛烈冲击。同时,网络的快速发展催生了“即时新闻快讯”,给新闻机构带来巨额利润,人们凭借着手机、电脑等设备,随时随地获取全球范围内方方面面的新闻,可谓“秀才不出门尽知天下事”。

  1美元打包出售7000万债务

  根据收购协议,《华盛顿邮报》将继续保留《新闻周刊》的员工养老金资产以及特定的员工债务,哈曼将负责消化《新闻周刊》7000万美元的债务。此间人士表示,哈曼有足够的阅历去理解《新闻周刊》创刊77年以来所确立的文化品位,困难的是在当前日趋分化的传媒环境中,他将很难找到纸质刊物的复兴之路。

  《新闻周刊》曾是美国传媒业享有盛誉的旗舰期刊之一,1961年归于《华盛顿邮报》公司旗下,与《时代》周刊分掌美国自由主义和保守主义的舆论基调,是人们争相购买的大众新闻杂志。2003年《新闻周刊》全球发行量超过400万份,其中美国版270万份。作为美国*的以外国语言在境外出版的新闻类周刊杂志,《新闻周刊》已经发行到世界190多个*和地区。

  在互联网即时新闻的冲击下,《新闻周刊》曾于2009年大幅改版,几乎完全抛弃了其首创的“每周大事回顾”栏目,代之以著名专栏作家的时评随笔及分析观点,这一改革未能取得预期效果。去年以来订户大幅缩减,营业亏损达到2930万美元,同比几乎翻了一番;营业收入下跌27%,至1842万美元。

  有业内人士就《华盛顿邮报》总裁格雷厄姆出售《新闻周刊》一事尖锐地指出,一家亏损达7000万美元的杂志社,需要的是大刀阔斧地实施新的改革,而格雷厄姆为了防范易主出现的混乱,要求尽量保留现有采编人员,这一条件把多家传媒大户拒之门外。

  《新闻周刊》的危机在美国纸质传媒业中并不是个别现象。美国皮尤研究中心最近发布的《新闻传媒产业状态》报告显示,2009年美国报纸业收入下降26%,过去3年累积下降41%。另外,报业广告收入在过去的3年里下降了43%,报社裁员总数达1.35万人之多,约占报业全职采编人员总数的四分之一。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互联网新闻传播欣欣向荣,传媒业专家预计,报纸“瘦身”行动还将会继续演绎下去。

  不是冤家不聚头

  《纽约邮报》和《纽约每日新闻》,这同城的两大名声显赫的都市日报没能逃脱网络新闻的冲击,今年以来销量日益下降。

  《纽约邮报》创刊于1801年。两个世纪以来,它一直号称自己是“最真实地记录世界上每日生活的报刊之一”,现属媒体大亨鲁珀特・默多克的新闻集团。其报道风格以煽情、八卦而闻名。在最辉煌的上个世纪60年代后半期,日发行量曾达70余万份。截至2010年上半年,日发行量降到41.8万份,但仍是纽约市最重要的报纸之一。 

  《纽约每日新闻》由帕特森家族创立于1917年,原名《纽约插图每日新闻》,是美国首份图片报,也是美国*份著名的四开庸俗小报。读者群主要以纽约居民中的外来移民和在美国出生、文化水平较低的人为对象,以大幅图片及色情题材为内容, 1925年日发行量曾突破百万大关。30年代后开始改变编辑方针,脱离了小报阵营,政治立场走中间路线。现在是纽约市读者数量最多的报纸,在全美国报纸销量中排行第五。

  为了争取更多的读者,在销量上战胜对手,两家报纸在社论中相互揭短、彼此诋毁谩骂,已经成为家常便饭。然而近期在公众视线以外,这两家报纸的总裁居然坐到了一起,就报纸发行等方面的合作事项进行了可行性探讨。

  两冤家认为,双方报纸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各自社论的风格和广告版面的销售上,合作不能放弃竞争。要坚持原有的特色,社论编辑室和广告*仍各自为政,印刷*和后勤*精简合并,整合后的报纸仍旧各自张扬个性。这种竞争者之间的合作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

  对于广大读者来说,部分机构合并后的《纽约每日新闻》和《纽约邮报》,风格依然故我,读者依然可以继续享受两份报纸由公开诋毁转而携手对骂的无穷乐趣。

  网络催生快讯“直销”

  金融危机爆发后,国际上一些*的传统新闻集团为求生存,中断了某些综合新闻的服务,他们削减编辑人员,省却新闻加工程序,以提供专线快讯的“直销”方式赚取经营利润。美联社总裁汤姆・克里称,2009年美联社报纸的销售利润仅占了全社销售利润总额的25%。与之相应的是,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的遍布全球的网站,为满足扩充版面的急需,他们大量购买未经加工的各类新闻快讯。现在,读者通过登陆某些专事经营广告的网站,就可以直接浏览到路透社和彭博社的头条新闻。为此,牛津*路透新闻学研究所近日在报告中指出,报纸新闻将可能因“快讯直销” 被网络架空。

  “快讯直销”机构即便在全球经济危机的情况下照样生机勃勃。以彭博社为例,以“信息供应商”身份加入国际金融资讯行列后,目前已发展成分支机构遍布世界各地的*新闻集团。路透社高级执行主管克里斯托夫・普雷根称,从经济危机爆发后直到2010年上半年,美国新闻集团(华尔街日报所在公司)都在公布旗下报社裁员的消息,“但各大新闻专线在危机严重的2009年就一直没断过增添新人手,”近日,道琼斯新闻专线又在招募一线记者,彭博社宣布其分支新闻机构将新增约1000个工作岗位,美国有线新闻网亦宣布拟成立一家国际新闻机构要与法新社和路透社抗衡。

  此外,新闻专线还把触角伸向了小灵通和其他移动设备。彭博社高级执行主管诺曼・佩尔斯坦称,目前为阅读他们的新闻而下载苹果i-Phone手机应用程序的人数已超过百万次。美联社也与全美1200余家报社达成协议,决定联手成立移动网站,客户付费即可阅读手机新闻。

  市场分析人士普遍认为,只要新闻网络继续扩张,新闻“直销”就能继续存活下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