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考研容易上岸吗?
2023考研对于不同专业而言还是比较容易上岸的,要说什么专业容易上岸,那么非农学专业莫属了。
事实上,考研*线比较低的专业、非全日制专业、学校所在地地理位置较差专业及学费较高专业都比较容易上岸。
一、考研*线比较低的专业
考研*线是考生初试分数的*要求。但是,不同*门类及专业的分数要求并不一致。以2022考研*线为例,部分*考研*线很高,如文学要求367分。同样地,部分*考研*线极低,如农学要求252分。二者之间的*线分数差距高达115,谁更加容易一目了然。
因此,考研*线分数较低的专业就是相对容易上岸的专业。
二、非全日制专业
非全日制和全日制是我国硕士研究生的两种学习模式。全日制就是全天候在校学习,非全日制则是利用周末或者寒暑假时间学习有关课程。目前,非全日制硕士学费相对较贵且不发放三方协议,更加适合那些有工作的考生,自然容易许多。
三、地理位置较差专业
许多学校地理位置并不好,考研竞争也小很多。部分地处于新疆西藏的专业基本上通过*线就能上,部分学校的这类专业真的超级容易,比如国科大偏远所。
四、学费较高专业
研究生专业学费越高,竞争越小。部分学费高达十几万的专业简直超级容易。
综上,23考研比较容易上的专业主要是农学类专业。
2023年考研上岸率如何?
关于2023考研上岸率如下:2023年考研报名人数共有474万人,但实际参加了考试的人数却连350万人都不到,弃考率达到了35%左右,直接创下了历史*记录。
其实往年的考研也有很多考生由于种种原因选择了弃考,但是大多时候的弃考率都不会超过20%,这次几乎直接翻了一倍。
在这弃考的124万考生中,有些学生或许是因为身体情况无法参加考试,或者是因为疫情的相关规定,无法提交各种各样的证明,导致*没能参加考试,可是不管怎么样,这对于考生来说也是一大遗憾了。
可能很多人就要问了,今年弃考的人数这么多,那上岸率会因此变得更大吗?答案是有可能的,因为弃考率提升,也就说明了竞争对手变少,*线也会变得更加友好。
关注考研的可能都知道,2023年研究生考生的局面可谓是“神仙打架”,在*线还没有公布之前,就有不少“大神”晒出了自己的分数,引得无数考生惊叹。
等到*线公布之后,果不其然,2023年*线除了极个别专业与上一年保持持平以外,其余全线上涨,最卷的专业甚至一口气提高了将近20分。
这让不少以为自己稳过*线的考生,结果却败下阵来,所以2023年的考生们也一直非常担心*线会上涨。
2023年考生考研上岸几率大
去年12月份,2023年的研考就已经结束,学生终于让历时一年的备考时间告一段落,转眼间就到了2月份,很多考生都在期待各个地区公布考生分数,以及相关的*线。
截止到20号,已经有很多地区都公布了考研初试成绩查询时间,其中四川、陕西、青海、甘肃、辽宁、安徽、浙江、天津、山东等多个省市都会在2月21日到23日陆续公布考生的考试成绩,学生要尽快为后续复试工作做准备。在这个关键点,考生们也迎来很多好消息。
*个好消息就是今年的报考人数虽多,但有效试卷却很少,在研究生考试之前,有很多学生都将目光放在了报考人数上,同比去年有了很大涨幅,但实际上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真正参与研究生考试的人数却有了下降,当有效试卷数量降低后,学生上岸的可能性也提高。
第二个好消息就是各大院校的分数线也有望降低,对于考生来说,除了自身的分数很重要之外,院校的分数线也很重要,直接影响学生有没有机会进入复试。
由于今年的考研环境出现了很多影响因素,有很多专家都针对今年的分数线进行了预测,其中教育学专业345分,文学专业363分,理学专业283分,工学专业267分,同比去年也有了一定程度的下滑,分数的降低虽不代表名次的变化,但也给学生带来了上岸的希望。
第三个好消息就是很多名校在招生时都遭遇滑铁卢,或许是受到“考研不考名校”的思维影响,今年研究生考试报考名牌*的学生有了很大程度的下滑,其中清华、北大、北师大等在自主划线的考研院校都有可能出现招不满的情况,让低分考生也有了捡漏的机会。
而招生人数下降也势必意味着有很多院校为了招生会下调分数线,降低招生门槛,其中陕西理工*,南昌航空*都遇到类似情况,有很多热门专业的报考条件都有了下调。
“弃考率”上升,让今年考生上岸机会更大了
或许很多人都在疑惑,为何在2023年还很难的研究生考试,在2023年却变得有些轻松,的确在
报考人数上,2023年的考生有了很大程度的上涨,但实际上真正参与考试的学生却很少,有大量学生虽然选择了报考研究生,但却没有真正走进考场。
首先是当时多数学生都在疾病当中,很难有好的状态坚持考试,虽说有很多地区都建立了“阳性考场”,但对于很多学生来说,却无法拖着病中的身体还能坚持考试,因此,有大量的学生都放弃了今年的考试,决定来年用更好的状态来迎接考试。
其次就是今年的研究生考试难度提升,有很多学生都被今年的研究生考试难哭了,尤其是英语考试的难度让不少考生都有些怀疑人生,甚至在结束开始之后就放弃了接下来的考试,因此真正有效的试卷很少,让今年考生研究生上岸的机会更大了。
研究生考试是一场漫长的战争,需要花费学生整整两年的时间才有机会上岸,一年备战初试,半年备战复试,剩余半年等待开学,最终才进入了研究生阶段。
而如今2023年研究生考试的分数即将公布,迎接考生的不是失败,就是进入下一个阶段,提醒考生:注意填报志愿,提前准备复试,尝试和院校导师搭建联系,准备好了,学生有机会能更顺利的进入研究生阶段。
23考研上岸人数
23考研上岸人数超过117.7万人。
今年官方的数据显示,2023年考研人数为474万,和2023年相比,增加了17万人,可以说还是呈现增长的趋势的,不过和2023年的80万人增量相比,明显放缓了。
近年之所以增长很快,具体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当今社会,本科学历不再吃香了,毕竟年轻一代很多人都读了*,因此不读个研究生的话,就不敢说自己是学历了。
和前一个原因一体两面,*普及率高,自然应届的*生基数也多了,水涨船高,自然考研的也就多了。
这几年就业太卷了,一方面是本科毕业找不到太好的工作,一方面也寄托于读个研,刷个学历后,争取找个好工作的希望。
在职的专硕名额增加,MBA,MPA,MEM这几年越来越火,这和*个原因相辅相成,一方面工作几年的本科需要提升学历,进而提高职场竞争力,一方面高校增加在职专硕的名额也可以创收(学费比全日制要高一些)。
通过几个关键的基础数据:出生人口,高考录取*生数量。
可以预见,研究生招生和报考也会在几年之内达到一个稳定的峰值。
考研自学上岸概率大吗
考研自学若是能力强,自律性等各方面强,上岸概率自然大。
*硕士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Unified National Graduate Entrance ,简称“考研”或“统考”)是指教育主管*和招生机构为选拔研究生而组织的相关考试的总称,由*考试主管*和招生单位组织的初试和复试组成。
普通高等教育统招硕士研究生招生按学位类型分为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型硕士研究生两种;按学习形式分为全日制研究生、非全日制研究生两种,均采用相同考试科目和同等分数线选拔录取。
近五年*考研报名人数迅速增长。2021年研究生报考人数首破200万人大关,达到201万。2021年研究生报考人数达到377万。
202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于12月25日至27日举行,*报考人数为457万;10月5日至25日,考生可登录“*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网上报名平台”进行网上正式报名,报名时间为每天9:00—22:00。
23二战考研现状
23二战考研现状如下:
2023年考研二战人数预计达到150万人,总人数预计520万人,详细解释如下:
1、2023年的考研形势,考研人数激增,*线大幅提升,甚至有的专业*线相比去年上涨15分,这样很多学生连调剂的机会都没有。
2、有的学生因为暂时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而准备考研,有的学生心里有明确的目标,需要考研。总之,选择考研究生的人数越来越多,以前家长只要给学生供上*,就算任务完成,而现在还要将学生供到研究生毕业,因为现在谁不考研,就相当于落后了。
3、在2023年考研的激烈竞争中,有三百万左右的考生落榜了,其中有很多一战的学生,他们多半会再努力一年,参加2023年的二战,经过相关机构保守统计, 2023年考研人数将突破520万人。考研的难度将会再上一个台阶。
4、明年的考研,人数增多,也将会有更多的学生落榜,付出了时间成本,精力成本,经济成本,最终还是没有上岸,对于寒门弟子来说,有点残忍。寒门弟子心有余力不足,看完读研成本很辛酸。如今家庭平均生活水平提升,大部分家庭都能支撑学生上*的费用,也有很多家长支持子女进行深造,给毕业后就业打一个良好的基础。